【用英文怎麼說】書卷獎的英文是什麼?「得第一」怎麼講?成績排名、榮譽的說法
文/許哲瑋
在臺灣的大學,每學期系上都會有令人稱羨的「卷哥、卷姐」。
如果你不知道那是什麼的話,其實就是拿到「書卷獎」的學生。
書卷獎是大學各系為了獎勵學生成績優異,
每學期會頒發獎狀及獎學金給系排前幾名的學霸們。
不過,在國外大學並沒有這樣的制度。
這次就來看看「書卷獎」怎麼用英文解釋,以及如果你是在歐美讀大學,
可以得到什麼樣的榮譽,最後還有「排名」的英文說法!
GPA(=Grade Point Average)成績平均積分點數
在大學,學期結束時通常會把你得到的成績(ABCD)轉為GPA以便於排名。
以國立臺灣大學為例:
A+=4.3
A=4.0
A-=3.7
但國外較流行的算法是4.0制,
和臺灣差在A+和A都是4.0分。
Straight-A student 學霸
在各個科目都拿 A(或 A+)的學生,
通常就會被公認為「學霸」,
而拿了很多 A 就叫 "Straight A",
變成複合形容詞後加上student就是 "straight-A student(學霸)" 的意思。
Presidential Award/Certificate of Excellence 書卷獎
由於國外沒有相對應的概念,
所以書卷獎的英文翻譯通常都是按照大學給的獎狀上所寫。
較常看到的有 Presidential Award,意指「由校長頒發」的獎項。
由於書卷獎是各科系都會有,所以是統一由校長核發,
在獎狀上也會看到校長的簽名。
另一個則是 Certificate of Excellence,也就是「優異表現的證明」。
這種翻法更能讓人理解獎項的目的。
除了獎狀,學校也會提供獎學金(Scholarship)給獲獎學生。
國外學校畢業榮譽
美國的高中和大學都會有畢業致詞,
而通常都是找成績排名第一或第二的學生來致詞。
Valedictorian (第一名)畢業生告別辭致詞代表
字根 “Val” 是指 “Well(好)”,
“Dict” 是指 “Say(說)”,
所以Valedictorian就是成績或品行優異,並且代表畢業生致詞的那位學生。
通常也是當屆校排第一名的那位。
【例句】
Mark had the highest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his graduating class, so he was selected as the valedictorian.
Mark是他那屆學業成績最好的學生,所以他被選為畢業生告別辭致詞代表。
Salutatorian (第二名)畢業典禮開幕致詞代表
當屆校排第二的學生會被選為 Salutatorian,也就是「畢業典禮開幕致詞代表」。
與第一名的 “Valedictorian” 不同,第二名只需在畢業典禮開場時致詞。
動詞 “Salute” 是指「致敬、敬禮」,而畢業典禮開場辭英文叫 “Salutatory”,
所以第二名的學生叫 salutatorian,意指 “The person who delivers the salutatory”。
【例句】
I am named the salutatorian in my graduating class. Hope I don’t get too nervous when I’m giving the salutatory.
我被選為畢業典禮開場致詞代表。希望我到時候致詞不會太緊張。
Latin Honors 拉丁文學位榮譽
歐美大學畢業時,會依照學生的學業表現授與學生「拉丁文學位榮譽(Latin Honors)」,
顧名思義該榮譽是以拉丁文書寫。
Summa cum laude 最高榮譽(adv./adj.)
summa 是拉丁文的「高」或是「總和」,
山峰的 “summit” 以及 總和的 “sum” 都是從這個字來的。
Cum 是 "with",laude 是 "praise" 或 "honor",
英文裡也有一個形容詞 “Laudatory(讚揚的)”,就是從拉丁字 laude來的。
所以 “summa cum laude” 翻成英文就是 with the highest honor(最高榮譽)。
【例句】
Jessica graduated summa cum laude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for her excell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Jessica有著優異在校成績,以最高榮譽從哈佛大學畢業。
Magna cum laude 優異榮譽(adv./adj.)
Magna是拉丁文的「大(Big、great)」,
英文的 Magnitutde(強度)和 magnifier(放大鏡)的字根就是拉丁文 Magna。
所以Magna cum laude翻作英文就是with great honor(以優異榮譽)
【例句】
Students whose cumulative GPA ranks within top 15 percent in their department will receive the degree magna cum laude.
累積GPA系上排名前百分之十五的學生將被授予優異榮譽的學位。
Cum laude 以優良表現(adv./adj.)
Cum laude的標準相對於前面兩個通常是比較容易達成的,
不過在頂尖人才輩出的環境裡,
還是要付出一定程度的努力才能取得 “cum laude” 的榮譽。
【例句】
Even though I aimed for a degree summa cum laude, I ended up graduating cum laude only.
雖然我那時的目標是以最高榮譽畢業,但後來我只有得到優良表現的學位。
補充:
拉丁文學位榮譽的標準是看各校、各系的規定,
例如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是系排
- 25%可以得到 cum laude
- 15%可以得到 magna cum laude
- 8%可以得到 summa cum laude
而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則是GPA要達到
- 3.757可以得到cum laude
- 3.909可以得到magna cum laude
- 3.976可以得到summa cum laude
不要看這些數字好像都差不多,在知名大學裡都是學術頂尖人才,
課業壓力自然不會少,要多拿0.1分都不簡單。
而像 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學院)連排名都沒有,
因為很多研究所會看大學時的成績排名,
MIT認為能從他們學校成功畢業的,無論名次,都已經是未來的產業頂尖人才,
不希望讓排名影響他們的未來。
Win … prize/place 得到第__名
如果想表達自己在比賽中得到第幾名,
可以用 “win … prize/place” 這個動詞片語。
Prize原意是「獎品」,在此意思就是贏得了第一/二/三名的獎品回家。
Place是「位置」,很直觀地就是第一/二/三的位置。
【例句】
1. I won first prize in the national English speech contest!
我在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獲得冠軍!
2. He won second place in that race.
他在那場賽跑中得到了第二名。
補充單字:
冠軍 Champion
亞軍 Runner-up
(可以想像是追趕在冠軍後面的跑者,所以叫 runner-up)
季軍 2nd runner-up
(因為季軍是在第二名的後面,所以就是「第二個第二名」的意思。)
Come 得到(第__名)
Come這個超簡單的字應該大家都認得,
不過都是對「回來、過來」這個解釋比較熟。
其實我們也可以用 come first/second/third… 來表示得到第一/二/三名。
【例句】
She came third in that car race.
她在那場賽車比賽得到了第三名。
Rank 排名
除了在一般比賽外,
世界首富排行榜或在校成績排名這種「非競賽」的排行榜單中,
想要表達一個人排第幾名,
可以用 “Rank” 這個動詞,指的是「排序」。
“Rank” 本身也可以是名詞,指「名次、官位、階層」。
【例句】
1. My grades always ranked second in class every semester when I was in high school.
我高中時每學期成績都一直是班上第二名。
2. Prague was ranked a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ities in the world.
布拉格被評選為世界上最漂亮的城市之一。
補充:
Rank當動詞時比較特別,主動和被動文法上都是正確的,
不過還是有些差別。
主動型態:
通常用在「客觀事實」,
如世界首富資產的帳面數字排名就毫無爭議,
或是比賽的積分,也是很直觀地越高分越前面。
被動型態:
常用在「主觀看法」,
例如「世界上最漂亮的城市」並沒有真正的數據證明,
只是由某一群人評選出來的結果。
----------------
這篇提到的畢業排名及榮譽的英文說法在臺灣較不常見,
學會的話可以去和朋友炫耀這些小常識,
並把這篇分享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