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單字】馬都死了為什麼還要打?12個和馬有關的英文俗諺

「馬」的形象經常出現在中文的成語和詩詞中,
可見「馬」與中華文化的緊密連結。
但不只東方,西方自古以來也依賴著馬匹,
那他們究竟用「馬」來形容些什麼呢?
今天小編就介紹12個與「馬」相關的經典俗諺!
Hold your horses!
這是一個古老的諺語,出自西元前800年的荷馬著作《伊利亞得》;
片語大概就是叫我們拉好自己的馬,別讓它亂跑,
延伸為「且慢,停下來想想」的意思。
【例句】
Don’t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
為什麼當收到一匹馬作為禮物時,不能去看他的嘴巴呢?
這是因為一匹馬最大的價值在於能跑得遠、跑得久、載得重,
所以年輕又健康的馬通常就是匹好馬,
而牙齒能看出他的年紀和健康狀況。
所以當收到禮物馬時,還挑惕地去看這匹馬的牙齒,
揣測其價值,並不是很禮貌的行為。
這個片語就是想藉此提醒大家「收到禮物,就要懂得感恩,不要吹毛求疵」。
【例句】
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
要把馬牽到河邊永遠不難,難的是讓他去喝水。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為一個人創造良好的條件或機會其實並不是最困難的,
重點是那個人是不是自己願意去做;
就像爸媽永遠為小孩設想、準備周全,
但卻永遠無法逼他們去做他們不想做的事。
【例句】
Horseplay
和馬一起玩?還是扮演馬?都不是!
在16世紀時,horse 經常被當作 strong、big 或 coarse 的替代形容詞,
而 horseplay 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單字;
其意思即「胡鬧、喧鬧、打鬧嬉戲」等粗魯、大嗓門的嬉鬧行為,
尤指開玩笑、戲謔的打鬧。
【例句】
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r
這個俗諺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不論是為了區分比賽中不同騎隊的有色旗幟,
還是歐洲公主因錯看支持的賽馬,
最後驚喜發現原來落後的馬是「a horse of another color」,
總之,他們都表示著事情和原本認知的完全是「不同一回事、兩碼事」。
【例句】
Beat a dead horse
打一隻死馬有何意義呢?簡單來說,如果這匹馬已經死了,
就表示他早已沒有被改變的可能了。
既然如此,若還是固執不放棄,
不斷地去討論已成定局的提案,或嘗試不可能的事,
那就只是「白費力氣、做徒勞無功的事」罷了。
【例句】
Eat like a Horse
馬的食量之大是眾所皆知的,如果吃得跟馬一樣,
就表示這個人的「食量很大、吃很多」的意思。
【例句】
Get off your high horse
請從你高高的馬上下來,好嗎?
在古代,只有皇家或高官的軍人才有資格坐在馬上,
自然是比平民高一等。
後來,人們把 high horse 延伸為言語盛氣凌人、趾高氣揚、擺大架子的人。
因此當你告訴別人 get/come off your high horse 的時候,
就是叫人家「別再自以為是」。
【例句】
Dark horse 黑馬
沒錯,這就是我們平常口中在說的「黑馬」,
那匹總是低調、未被看好,但是卻深藏才能,最後一名驚人的駿馬,
延伸指「不愛張揚的人;(尤指)深藏不露的人」。
【例句】
One-horse Town
大概在19世紀中期,
one-horse 漸漸開始變成形容「不重要的;小的」的語詞。
而這個片語指的就是「鄉村小鎮」,
特別是那種無足輕重、生活步調緩慢、沒有娛樂場所,
而便利措施也少之又少的小鎮。
【例句】
Charley horse
這是一個完全無法從字面上看出意思的片語,
Charley horse 的意思是「(手臂或腿部的)痙攣,抽筋」,
起源有多種說法,有一說是當棒球員抽筋的時候,
在場上一跛一跛的走路姿態神似那批負責拖平棒球場的 Charley 老馬。
【例句】
Chomp/champ at the bit
bit 是連著韁繩上套在馬嘴巴上的金屬部份。
當一匹馬不斷的去咬那塊金屬部份,
就表示那匹馬已經有點等不急了,
延伸為「迫不及待,急不可待」。
【例句】
這樣大家都學會了嗎?
趕快加入 Engoo 訓練自己的口說能力,
順便用用看今天學過的英文俗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