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單字】密集恐懼症、幽閉恐懼症、社交恐懼症、無手機恐懼症? 常見恐懼症(phobia)你認識幾種?
看到一群螞蟻,你會感到害怕嗎?一個人待在電梯裡,你會感到不安嗎?
面對新的環境、人群,你會感到不自在嗎?
或是忘了帶手機出門,你會整天坐立難安嗎?
如果答案是「Yes」,那你可能就有一些恐懼症的症狀喔!
為了更了解自己,我們來看看常見的恐懼症有哪些吧!
Must-know: 「-phobia」字根的意思是「恐懼症」
密集恐懼症 Trypophobia
「trypo」在希臘文的意思是「很多小洞」
症狀:
看到、想到密密麻麻的東西聚在一起時,會覺得噁心、恐懼、雞皮疙瘩。
嚴重一點的話,可能會反胃、頭暈(dizzy)。
[補充]
- 雞皮疙瘩 goosebumps
- 反胃 nauseous
- 頭暈 dizzy
治療方法
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
強迫患者接受他所害怕東西。在接觸前先使他心理受到很大的刺激,
接觸後如果成功,患者就可以對所畏懼的事物建立新的好印象了。
但是需要非常小心,一旦失敗,可能會造成可怕的後果喔!
森田療法(Morita therapy)
其療法著重在於陶冶病情,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重視「順其自然」。
幽閉恐懼症 Claustrophobia
「claustro」在是源自拉丁文「claustrum」,指「密閉空間」。
症狀:
待在密閉空間(例如:電梯、戲院、顛峰時間的捷運車廂…等),
會感到心跳加快、呼吸困難、流汗、頭暈、頭痛)、噁心,甚至引發恐慌症狀。
[補充]
- 心跳加快 faster heartbeat
- 呼吸困難 dyspnea
- 恐慌症狀 panic disorder
治療方法
減敏訓練(desensitization training)
在接觸會引起幽閉恐懼症的環境前,
先做些心理建設、深呼吸放輕鬆、或先服用抗焦慮的藥物,
來降低環境引起的過度反應。久而久之,大腦就會漸漸習慣,
即可有效降低幽閉恐懼症的發作次數與強度喔!
虛擬實境療法(virtual reality therapy)
讓病患處在電子虛擬空間中,例:如透過VR,來練習在幽閉空間的對應模式,
和暴露療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一樣需要小心造成反效果。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治療師會協助患者對所害怕的環境做認清,
進而幫助他們改變對環境的負面想法,來減緩幽閉恐懼症的症狀。
社交恐懼症 Social Phobia
「social」的意思是「社交的;交際的」
症狀:面對公眾場所活動,例如:上台演講、參加聚會、工作簡報,
除了會感到緊張、焦慮外,還會排斥、畏懼,
甚至是一直想著別人看著自己出糗,進而產生發抖、冒冷汗、心悸(palpitation)、胸悶、呼吸急促、輕微頭痛等症狀。
[補充]
- 冒冷汗 cold sweating
- 心悸 palpitation
- 胸悶 chest discomfort
- 呼吸急促 hyperventilation
- 輕微頭痛 slight headache
治療方法
放鬆訓練(relaxing training)
透過生理回饋、腹式呼吸、瑜伽、靜坐、冥想等,來降低焦慮程度。
血清素藥物(Serotonin medication)
透過血清素藥物來抑制大腦的不安情緒,2-3周後可以舒緩焦慮情形。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和幽閉恐懼症的治療方法一樣,透過心理師,
來對自己所畏懼的場合有新的認知、改變害怕的想法,長期下來便能克服社交困難。
無手機恐懼症 Nomophobia
「nomo」是「no mobile」的縮寫
症狀:
對於忘了帶手機、手機快沒電、沒有網路、隨時隨地滑手機、漏接電話、
漏看訊息而感到焦躁不安,嚴重一點的話會流手汗、心跳加速、呼吸困難。
[補充]
- (電子產品)沒電 run out of battery
- 未接來電 miss calls
- 漏看訊息 miss messages
- 流手汗 sweaty hands
治療方法
- 若能當面溝通(talk in person),則不使用手機聯絡
- 在固定時間(specific time)不使用手機,例如:聚餐時間、午休時間
- 適時地關掉手機通知(turn off the notifications),讓自己不再依賴手機
看完文章後,你有任何的恐懼症嗎?
想知道更多的恐懼症,就趕快去Engoo找老師聊天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