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英文】慰安婦、集中營那些無法遺忘的二戰歷史 透過英文採訪節錄一探究竟

文/王新語
戰爭衍伸的問題超乎我們所能想像,歷史留下的痕跡我們也無從修補,因此活在不同世代的我們更需要了解過去的歷史,好讓傷痕不再蔓延生長。
這一次小編挑選了幾個英文採訪節錄來淺淺介紹三個不能被遺忘的歷史事件。
comfort women 慰安婦
“comfort” 一字為「安慰、撫慰」之意。不管是哪一種語言,美其名曰慰安婦,實際上為性奴隸。這些婦女跨越各個年齡層以及種族,她們的純真成為戰爭下的犧牲品。
"If I could prevent the sun from setting, I would, because whenever night fell, they would start raping us" — Narcisa Claveria (Filipina)
「如果我可以不讓太陽下山,我會做的,因為只要夜幕一落,他們就會開始性侵我們。」—— Narcisa Claveria(菲律賓人)
(出處:PHOTOS: Why These World War II Sex Slaves Are Still Demanding Justice)
說明:
“If I could …, I would.” 是「與現在事實相反的假設語氣」,講者沒有控制太陽的能力,雖然這件事發生在過去,但現在講者也沒有這種能力。(詳細的假設語氣用法,可以看這篇。)
“set” 除了「放置」,還有「下山」的意思。「日落」的英文就是 “sunset”,反之「日出」為 “sunrise”。
單字:
prevent 【動詞】預防、阻止
rape【動詞】強暴、強姦
“We were a very innocent generation. I knew nothing about sex. The horrific memories of ‘opening night’ of the brothel have tortured my mind all my life.” — Jan Ruff-O'Herne (Dutch Australians)
「我們那一代人非常單純,我當時對性一無所知。那天在妓院「初夜」的恐懼記憶在我往後餘生揮之不去。」—— Jan Ruff-O'Herne(荷蘭裔澳洲人)
(出處:Statement of Jan Ruff O’Herne AO Friends of “Comfort Women” in Australia)
說明:
“opening night” 原意為「首映之夜」,在這裡作為雙關語,解釋為「初夜」。
單字:
innocent【形容詞】無辜的、單純的
horrific【形容詞】可怕的
brothel【名詞】妓院
torture【動詞】折磨
concentration camp 集中營
在二戰期間最惡名昭彰的事件應該就是「納粹集中營」,而英文稱為 “concentration camp”,前面名詞 “concentration ” 意為「集中」; 後者名詞 “camp” 則意為「營區」。
集中營可以分成幾種,其中以 “extermination camp” 最為極端,中文為「滅絕營」。位於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受害人高達至少 110 萬人,也是著名書籍「安妮日記」的背景地。
以下採訪出處:Concentration Camp Survivors Share Their Stories
“Plaszow was a Jewish cemetery. When we got to Plaszow as we arrived through the gates and it wasn’t even ready — it was no huts even built for us — we saw already three men hanging. Frightened, I just don’t know, and when I think back, we must have been completely already numb, without no feelings….” — Toby Biber
「普瓦舒夫以前是猶太墓地。我們到普瓦舒夫集中營後,經過門口,發現那邊沒有屋子讓我們住,在毫無防備下,我們看見三個男人高高懸掛。嚇得我們六神無主,我不知道,現在回想起來,我們那時一定是被嚇壞了,嚇到沒有任何感覺。」—— Toby Biber
單字:
cemetery【名詞】墓園、墓地
hut【名詞】小屋
numb【形容詞】麻木的
“That is an experience which will haunt me all my life. It’s a tremendous nightmare, nightmare to such an extent, that I could have never believed a nation, civilized nation….” — Premysl Dobias
「那經驗縈繞我的一生,是極度痛苦的夢魘,恐怖的程度讓我始終無法相信一個國家,文明國家 …。」—— Premysl Dobias
說明:
“to such an extent” 表示「程度之大」。日常對話中常見 “to what extent…”,其意思為「到什麼程度 …」。
【例句】
“could + have + 過去分詞” 用來表達「過去可以完成的事」,加上 “never” 作否定,表達「過去無法完成的事」。
【例句】
單字:
haunt【動詞】持續影響、不斷困擾
tremendous【形容詞】巨大的
massacre / holocaust 大屠殺
英文當中大屠殺不同單字有不同解釋,“massacre” 為不分種族、年齡的大規模殺害,像是「南京大屠殺」的英文就是 “Nanjing Massacre”;而 “holocaust” 尤指納粹分子對猶太人進行的大屠殺,這種對單一族群、種族、宗教團體的大屠殺也可稱作 “genocide”,中文為「種族滅絕」。
“As I write these lines, more streets being taken away, less room, a tighter noose around our neck. Will we be able to save the Jewish child?” — Peretz Opoczynski
「在我寫下這幾行字時,馬路正一條一條被搶領,空間越來越少,我們脖子上的繩套越來越緊。我們能夠救出那些猶太小孩嗎?」— Peretz Opoczynski
說明:
出處網站介紹了波蘭歷史學家 Emanuel Ringelblum 作為領導所組織的安息日會,安息日會的成員收集當時猶太人所寫下的日記、報紙、圖畫、海報等文件,集結而成 Ringelblum Archive (化名:Oneg Shabbat 安息日快樂) ,並攜手將這些文件檔案藏在牛奶罐中、埋入土裡。戰後人們在地底下挖出這份揭開當時波蘭華沙猶太人居住區真實情景的檔案。
單字:
noose【名詞】繩套、束縛
Jewish【形容詞】猶太人的、猶太的
“After a day of work we returned to the barracks. We were very tired and I wrote about food, what somebody said was best; we ate with our thoughts; I recorded what others said about food—recipes. We wrote about food all night….” — Valy Kohn
「一天工作結束後,我們回到營房裡。我們非常疲憊,而我寫了關於食物的日記,某人說的很對,我們靠想像果腹,我記錄了其他人說的食物,就是食譜。我們每晚都在寫食物。」— Valy Kohn
說明:
Emanuel Ringelblum 認為女性在大屠殺期間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數千個家庭因為她們堅韌的毅力得以存活、克服當時的恐懼,喊話未來的歷史學家應該為這些女性撰寫屬於她們的內容。
單字:
barrack【名詞】營房、軍營
現在許多歷史電影題材多與二戰相關,雖然這些單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不高,不過學習英文的同時,也可以認識歷史增加新知!但最大的期望還是「世界和平✌️」!
除了世界和平,也歡迎預約 engoo 線上課程和老師一對一討論!
延伸閱讀:
【影視英文】五大Hollywood古典美人是哪些?看她的經典電影佳句學英文
【節慶英文】聖派翠克節(Saint Patrick's Day)的有什麼由來和習俗?13個來自愛爾蘭的單字片語
